一、什么是墻固、地固?
在分別講解墻固地固之前,先對這兩種產品來一個總述,墻固地固均是一種水性界面處理劑,墻固刷涂在水泥砂漿墻面上,而地固顧名思義,是刷涂在地面水泥砂漿上的一種界面劑,二者的作用均是加固水泥砂漿層基材。
(一) 墻固
1.墻固產品介紹
墻固是一種環保產品,采用水溶性樹脂、多功能助劑精制而成的水性界面處理劑,具有很強的滲透力,能充分滲透并浸潤砂漿基層,有效改善膩子與基材之間的結合力,增強基層密實度,提高層間附著力,從而確保墻面涂層性能。
從顏色角度來講,目前市面上主要有透明與有色墻固兩種,有色墻固以黃色居多,地固則以綠色為主。
墻固是水性產品,具有凈味環保、滲透成膜深層加固、封閉基材加強附著等特點,適用于磚混墻面、水泥砂漿抹灰層、混凝土墻面批刮膩子前的界面處理。常規的施工方式有輥涂、刷涂兩種。
2.墻固的功用
為什么會存在墻固這個產品呢?
這就要從墻固的作用說起,產品之所以存在,肯定是基于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使用需求,而墻固存在的訴求則是,在對新房毛坯房施工時或者舊墻翻新時,發現墻體表面比較疏松,砂粒粉化嚴重,如果再上膩子或刷漆的話,膩子與水泥砂漿層容易粘接不牢固,導致水泥砂漿層出現空鼓等情況,具有很大的施工隱患。而墻固具有優異的滲透性,通過刷涂在水泥砂漿層,可有效提高灰漿或膩子和墻體表面的粘接強度,砂漿層自身硬實了,膩子才會有更好的附著力,才會安安穩穩依附在他的表面,從而防止空鼓的現象發生。
3.關于墻固顏色
上文已經提到,目前市面上的墻固分為透明色與黃色兩種。
有人或許會問了,二者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嗎?產品本身的功用一樣嗎?孰優孰劣呢?
誠然,二者的成分相同,作用相同。如果非要對二者有一個比較的話,從產品的實際功用來看,透明墻固要比有色墻固略勝一籌,因為有色墻固相對透明墻固多了色漿,而大粒徑色漿的存在,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礙墻固滲透性能的,而墻固的作用就是通過滲透入墻面基材,對基材進行加固。
有的人或許要問了,雖然有色墻固與透明墻固除了有無色漿加入區別之外,其他成分都一樣,并且已知有色墻固滲透性弱于透明的,那么,有色墻固中的“有色”又有什么存在意義呢?僅是為了打消業主疑慮,系確保是否刷過的佐證,以此界定施工者有沒有偷懶,畢竟墻固地固屬于“不露面”的隱蔽工程。
(二)地固
1.地固
地固是以水溶性樹脂、多功能助劑精制而成的水性地面加固劑,產品健康環保,且能充分浸潤砂漿基層,加強基層密實度,提高抹灰砂漿與地面基層的粘結強度,防止空鼓;封閉水泥地面,防止掉砂;防潮,可避免木地板受潮氣侵蝕而產生變形。
產品具有凈味環保、深層加固防止起砂、防潮、施工便捷等特點,適用于家庭裝修或工程裝修初期水泥地面的封閉處理。常見的施工方法是以輥涂為主,刷涂為輔,不過刷涂比較慢,滾涂 為常見。
2.地固顏色
因為地固施工屬于隱蔽工程,所以為了方便跟蹤施工進度,所以地固產品有了更多顏色可選,主要以綠色、藍色、紅色為主,涂刷在地面上具有顏色鮮艷,色彩分布均勻等特點,干燥后不掉粉,不掉色,可隨意清掃。
3.地固適用范圍及作用
什么情況下才用地固?
有且只有一種情況——地面準備鋪設木質地板。
為什么?
如果木地板下不刷涂地固的話,天長日久,隨著地板持續性地向水泥層施壓,水泥層的砂粒勢必會脫離原先的基層,形成人們常說的跑沙現象,并且隨著木地板的持續下壓,砂?;蚧覊m會受壓向上跑,即人們常說的撲灰??梢哉f,撲灰是跑沙的一種 直接的表現,僅存在于木地板。而地板磚的鋪設就不會,現在地板磚的鋪設一般以干粘為主,不會存在運動,而木質地板就沒有那么安分了。
此外,除了規避跑沙、撲灰現象,地固還具有防潮功用,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木質地板的使用壽命,但防潮不等于防明水。
二、施工工藝
施工工藝這個小節,講的是墻固、地固如何施工,具體指代的是在什么情況下采取怎樣的施工方式,用什么樣子的施工工具,并且就施工環節中的注意事項進行 的講述。
(一) 墻固工藝
1. 套膠處理工藝
所謂的套膠工藝,指的是在墻面粗糙度可以(粗糙度的保證是為了掛住膩子,增強二者的相互附著力)但牢固度不行的既定現實條件下,可以使用常規輥筒,蘸取兌水后的墻固直接施工到墻面上的施工方式。目的在于用以提高基層強度,減少孔隙率,增加層間附著力,延長基材的使用壽命。
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:
(1)將墻固加入清水,按100%或以上進行稀釋,在需要加固的墻面上,用常規輥筒直接涂刷一遍即可,注意涂刷均勻,一般情況下,一公斤墻固可涂刷15-20平米。
(2)墻固在涂刷過程中不可涂刷過厚,墻固的加固基材、減少孔隙率等性能都是通過滲透性能來實現的。那么,如何保證刷涂不過厚呢?常規的經驗是,目測,墻面上不會出現明顯的墻固形成的漆膜即可。
(3)由于在舊墻翻新施工中,工人為了盡快鏟除舊墻面,會做噴水處理,所以在舊墻翻新過程中建議使用透明墻固,而新墻套膠可用透明或黃色墻固。
(4)在溫度25℃、空氣濕度50%的情況下完全干燥硬化24小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。
備注:常規施工,墻固施工一遍即可,但在現實生活中,確實存在基材牢固度很差的墻面,用手輕輕一觸便嘩啦啦的掉灰,針對這種情況,可以在 遍墻固干燥后,再看墻面基材墻固情況,如果還是有點疏松,不是很致密,可以再來一遍。所以,墻固刷涂的遍數不是固定不變的,要根據現狀進行界定。
造毛處理工藝:
雖說造毛工藝與套膠工藝同屬墻固施工范疇,但二者在施工對象與施工方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。
施工對象:套膠工藝適用于毛糙度可以但牢固度不行的墻面基材;而造毛工藝使用表面光滑且牢固度很好的墻面基材。
施工方式:套膠是墻固兌水后,直接輥涂到墻面;而造毛工藝考慮到為了膩子層有更好的附著力,會將墻固與水泥直接攪拌后,用拉毛滾筒直接輥涂到基材上,造毛工藝更多地適用于房頂或者現澆混凝土表面,不那么光滑的墻面用套膠,光滑的用造毛。
造毛具體做法如下:
(1)將墻固與水泥按比例(建議墻固:水泥=1:2)調配成膠漿狀,用拉毛輥筒等施工工具施工在基層上。注意造毛用的墻固不得加水稀釋,在溫度25℃、空氣濕度50%的情況下完全干燥硬化24小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。
(2)一般情況下涂刷厚度在2mm時,1平米混凝土表面大約需2-3Kg漿料,由于水泥具有一定開放時間,攪拌好的墻固水泥膠漿應盡快用完,明顯變稠的膠漿不能使用。
(二) 地固工藝
相對于墻固有套膠、造毛兩種工藝來講,地固的施工工藝要簡單純粹得多,就一個字,干,就對了。
地固能保持住貼磚時水泥砂漿水分,防止其不均勻的滲漏,杜絕了地磚的空鼓現象,對鋪設實木,強化地板的地面又具有很好防潮防霉作用。
具體流程如下:
1.施工前清除水泥土面灰塵,雜物,雖然地固施工對基材的要求不如刷漆高,但也得過得去??;
2.將晨陽地固按50%比例加清水稀釋,攪拌均勻后用輥筒或毛刷涂于地面,注意涂刷均勻,避免漏涂;針對地面多孔、干燥且吸水率較高的, 建議在 遍干燥后再涂刷一遍。
3.在溫度25℃、空氣濕度50%的情況下完全干燥硬化24小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。
三、墻固、地固的弊病及對策
作為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是,凡是在做對的事時,總會出現不和諧的身影,正如柒君在講內墻漆病時所講到的,總有一些“人”不懷好意,“覬覦”漆的美。不管是產品本身的問題,還是工人師傅偷x?;?,在施工問題上急功近利,總之引發的結果是一樣的,導致弊病問題發生。
相對墻固而言,地固的問題目前還不太多,所以本節更多的是側重墻固來講解這個問題。
(一)墻固弊病
1.批刮膩子后返出墻固黃色
(1)原因分析:
其實這種問題常見于舊墻翻新施工中,引發該問題的原因有二:
其一,墻體基材含水率過高,在墻體水分向外蒸發擴散的過程中,水分將墻固黃色帶出,導致膩子層反出墻固黃色。
有人或許要問,為什么舊墻翻新時墻體基材含水率會過高呢?這要從舊墻翻新的工藝說起,一般情況下,舊墻翻新首先要鏟除原來的墻面,但天長日久地很不好鏟除,怎么辦?噴水處理,瞬時鏟除難度就小很多了,按照正常的操作規程,需要等墻體晾干之后,刷墻固,墻固干后,批刮膩子。
但理想豐滿,現實骨感,工人師傅為了趕工期是顧不了辣么多的,所以經常忽略墻體干燥度,在墻面很濕的情況刷黃色墻固,緊接著批刮膩子,墻面基層的水分要蒸發,在向外散發的過程中,會將墻固本身的顏色帶出,導致膩子泛黃。
其二,膩子層批刮的有點薄,未能蓋住有色墻固,從而引發膩子反出墻固黃色。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,膩子批刮薄了,當然蓋不住墻固自身的顏色,突然有點類似于錢沒給到位,事沒辦成一樣。
(2)處理方法:
兵來將擋水來土掩,有問題了肯定要有解決對策的, 常見的辦法是,對于已經返黃的墻面,在墻面干透含水率小于10的情況下再批刮一遍膩子即可。
(3)預防方法
首先需要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施工,確保墻固施工時墻面含水率小于10%,墻固干透后再施工膩子。
其次,針對舊墻翻新這種情況, 使用透明墻固,從根本上規避膩子層泛黃的問題發生。
有人或許會問,為什么新房裝修不存在膩子層泛黃的問題?這是因為新房交房前已經晾曬了很長一段時間了,不存在基材含水率過高的問題,舊墻翻新的話,如果不用噴水鏟除舊墻面這道工序,刷涂有色墻固也沒有問題。
2.刷涂墻固,批刮膩子后開裂
(1)原因分析
廣義上講,引發該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:
其一,墻固兌水量過小或涂刷過厚,在墻面基材上形成致密的漆膜,軟底硬面,導致膩子層開裂。
刷墻固時候,如果有的墻面基材牢固度比較好,刷涂上墻固,墻固并沒有太滲透進去,在墻面基材形成了一道致密的漆膜,加上墻固刷涂過厚,會在墻體表面淤積成一道厚厚的漆膜,漆膜是彈性的,而膩子是要批刮在墻固層上的,是剛性的,墻固漆膜會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,會運動,而膩子本身是剛性的,這種開裂的原理有點類似于地震原理,墻固的表膜一動,則表面開裂。
其二,膩子層批刮過厚,膩子層表干硬化,但膩子層內部水分殘留待蒸發,在這一小撮殘余勢力殺出重圍時,原先占據的空間被騰出,原先靠水分支撐的膩子表層頓時沒了依靠,瞬間塌方,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現象。
(2)處理方法
對于輕微開裂重新批刮一遍膩子即可。
對于嚴重的開裂可連同墻固鏟除后重新批刮。
(3)預防方法
在明確問題原因后,便明白了如何預防該問題的發生:
其一,墻固在套膠涂刷過程中控制稀釋比例100%或以上,不可涂刷過厚;
有人或許要問,怎么涂刷才算不過厚,靠目測,表面不能看到明顯的漆膜,刷涂的時候,墻固液態,全刷一遍,如果針對于硬面,不掉砂,并且比較糙,這種情況下是沒有必要做墻固的。
其二,控制膩子和墻固的施工間隔,溫度25℃、空氣濕度50%的情況下墻固施工后干燥24小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, 限度地避免基材含水率過低的問題。
3.附著力不好,出現空鼓
嚴格來說,這種問題出現的核心原因是沒有根據具體墻面情況因事制宜,犯了一刀切的錯誤。
假定說墻體本身很平很光滑,但基材相對疏松一點,需要加固。針對這種情況,如果采用套膠工藝刷涂墻固的話,只會導致墻面更加光滑,膩子就不會附著在上面,于是很膩子層容易出現空鼓、起皮等情況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附著力不好。
如果墻體平整光滑的話,刷涂墻固正確的做法是造毛處理,然而人們往往為了省事,不愿意造毛,畢竟工序比較麻煩,就直接套膠,這是錯誤的做法??傊?,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判定,而判定的兩個依據分別是基材的牢固度與基材表面的平整度。
四、 墻固、地固選購方法
有肥肉的地方就有餓狼,并且是成批成批的餓狼,競爭的x味萬萬不可太濃烈。所以,在當今市面上各類墻固、地固產品琳瑯滿目的情況下,如何選購一款合乎心意的產品顯得尤為重要,那么,如何選購呢?確切的講,在選購的時候有哪些點需要注意的呢?
有以下四點,以供大家參考:
聞氣味。
一般質量好的墻固,在打開包裝后是基本無味的,或有很淡的樹脂氣味,反之亦然。
看黏度。
墻固的主要成分均為水溶性,黏度的高低決定了有效成分和兌水量,可以說產品黏度越高,產品越好。
通過試刷看質量
質量好的墻固產品,在使用輥筒涂刷墻固時,一般會有很明顯的粘拉滾筒的感覺和聲音,反之亦然。
泡水實驗。
將墻固均勻刷在玻璃板上(或桶蓋上),待完全干燥后將涂膜揭下,泡在溫水中,優質墻固涂膜輕微軟化,整體不會變化,劣質墻固涂膜溶解,粉化(沒有防潮作用和封閉作用)
勝出必有所長,一個好的產品肯定有勝出的優勢所在,而這些需要我們用心去挖掘,等待我們去發現。
五、 墻固的誤區
認知誤區源自對產品的不了解,這與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是一樣的,典型的溝通不暢或者是信息不對等。結合既定經驗來看,人們對墻固的誤區非常之多,多到匪夷所思,但無論怎樣,只有將錯誤的認知膿包刺破,才能獲得正確的信息,哪怕可能會有一點點痛。
誤區一:墻固可以代替防水
其實墻固與防水是兩個概念,前者側重于加固墻體基材,解決基材疏松引發的墻面問題。后者側重防水性能,強調的是可以隔離明水。
一般情況下,需要做防水的就兩個位置,廚房和衛生間。
有人或許要問,會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,即衛生間或廚房的墻面既要做墻固,也要做防水,答案是存在的。并且分為兩種情況:
其一,假定說衛生間墻體疏松,但表面相對光滑,并且想在處理完墻面基材后粘磚,具體的工序要如何做?
答案是水泥砂漿層先做防水,防水干之后再用造毛工藝輥涂一遍墻固,目的在于加固水泥砂漿層的基材,同時使得砂漿表面不過分光滑,使瓷磚有更好的附著力,再用瓷磚膠粘磚。
假定衛生間墻體基材牢固,是沒有必要做墻固的,直接做防水處理即可,粘磚即可。
其二,如果衛生間或廚房墻面疏松并且表面粗糙度尚可的話,先做墻固,采用套膠工藝即可,再做防水
誤區二:墻固可以代替刷涂水漆的透明底漆
在他們的認知中,在涂刷漆前涂刷一層墻固,可代替透明底漆,干透后即可進行乳膠漆的施工。
其實,墻固不能代替底漆,墻固只能應用于內墻的水泥砂漿層上,墻固存在的價值在于加固疏松的基材,相比于底漆而言,墻固沒有封閉性與耐水性,起不到抗堿、封閉等底漆的作用,墻固與底漆的執行標準不一,產品定位不一,底漆執行標準要求一定的封閉性、透水率、抗泛堿增強附著力,墻固所執行的是界面劑的標準,側重于附著力,其他的功用不具備。所以二者不能混為一談,更談不上相互替代了。
誤區三:產品越稠越好?
墻固是一種環保產品,采用水溶性樹脂、多功能助劑精制而成的水性界面處理劑,判定其質量好壞的依據不能單憑產品的稠度,而應該考量產品的固含量、滲透性優劣及粘結力,而這一切產品的關鍵指標是可以在檢驗報告上得以體現的。之所以提到這個問題,是基于市面上有很多添加了增稠劑的“墻固”,給人一種特別唬人的假象。不明其理的值友很容易被之忽悠。
可以說,不同品牌的墻固產品,他們各自的固含量是不同的,一般比較高的固含量產品,在采用套膠工藝施工前,都需要兌水稀釋,不然不利于施工,很難涂勻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墻固的滲透性能,不利于基底的加固。
誤區四:顏色越深越好?
其實,墻固顏色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規避個別不良施工者偷x?;男袨?,初衷是好的,但有些商家就打起了這個主意,搞起了“顏色越深產品越好”的偽概念,把墻固當成涂料“研發”了,并且產品還有很強的遮蓋力。其實這多少是有點可笑的。
為什么?
萬變不離其宗,討論這樣的問題,首先還要回歸到墻固的作用中來,回歸到界定墻固好壞與否的關鍵指標中來。墻固的作用在于加固基材,判定好壞的依據是滲透性,滲透性越好,墻固質量則越好,而不是某種意義的遮蓋力。事實上,無論是墻固刷涂遍數過多還是產品自身問題導致的墻固過厚,都是一種不利于膩子層附著,有悖于墻固產品存在意義的做法,是一種錯誤的認知。
更何況,顏色越深,說明顏料添加得越多,在上文中我們已然講到,顏料是有一定粒徑的,顏料添加的越多,越不利于墻固滲透,所以這樣的墻固產品需要慎重對待。
誤區六:進場就刷墻固
這個問題旨在說明刷涂墻固的時機問題,直白講,究竟什么時候刷涂墻固比較合適?
答案是在水電改造工程后,批刮膩子前,刷涂墻固,不然就會給墻面開裂、空鼓甚至是脫落埋下隱患。
為什么這么講?
在現實生活中,有很多裝修公司一進現場就開始刷墻固、地固,業主看了還心生歡喜,熱火朝天的景象恰恰印證了裝修公司的某種專業和熱情,其實不然,畢竟現場施工還涉及很多水電改造工程,不管怎么干活,室內揚塵是必不可少的,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依附在了墻面上,如果清理了還好,如果不清理,直接在上面批刮膩子與刷漆的話,勢必會有一定風險,這些揚塵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膩子層與砂漿層的附著力,所以在 開始提到的安全隱患絕非空穴來風。
六、801膠水、界面劑、墻固三者的相同與不同
墻固是一種相對環保的界面劑產品,在其問世之前,曾有過801膠水、界面劑這樣的兄弟產品,相信很多人對他們各自的性能充滿好奇,他們之間到底孰優孰劣呢?接下來就一起來討論一下。
(一)相同點
三種產品 的相同點是,均屬于界面劑范疇,其作用均是為加固基材而生,并且三者在墻體施工中的順序相同,均為:磚——水泥砂漿層——界面劑(包含三者)——膩子——水漆。
他們存在的位置是介于水泥砂漿層與膩子層之間,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。不僅對水泥砂漿層有滲透和交聯的作用,可密實基層,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基層的附著力,利于膩子的粘結,規避空鼓及開裂問題的發生。
(二)不同點
雖為同類產品,但三個各有千秋, 根本的是產品成分的不同。
1.801膠水
801膠水由聚乙烯醇與甲醛在酸性介質中經縮聚反應,再經氨基化后而制得的。
雖然市面上的801膠水都會自我包裝一下,自封“環?!钡臉撕?,但有沒有害,大家均心知肚明。
有人或許會問,為什么明明知道這種產品不太好,咋還會如此盛行呢?因為價格便宜,因為消費者不知情,因為有利可圖。所以,值友在做家裝時,是十分有必要在合同條款中列明材料名稱、規格,甚至 把廠家也列清楚。
2.界面劑
界面劑是由醋酸乙烯—乙烯制成的一種膠粘劑,僅用在墻體表面做表面處理。
如果說混凝土表面有些光滑,可以使用界面劑進行拉毛處理,增強對基層的粘結力,規避空鼓等墻病問題的發生。
該產品常用在混凝土、磚混墻面、瓷磚粘結、磚石背涂及保溫板材等的基層界面預處理。
3.墻固
墻固是一種環保產品,采用水溶性樹脂、多功能助劑精制而成的水性界面處理劑,具有很強的滲透力,能充分滲透并浸潤砂漿基層,有效改善膩子與基材之間的結合力,增強基層密實度,提高層間附著力,從而確保墻面涂層性能。
是801膠水和傳統界面劑的替代品。具有優異的滲透性,能充分浸潤墻面基層,提高基層粘結強度,防止空鼓。
綜上所述,無論是產品的環保性或者使用性能,三者的關系便是,墻固>界面劑>801膠水。